广东省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

Guangdong Province Dabaoshan Mining co.,Lid

德铜深入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纪实
时间:2018-01-16 00:00:00 来源:江铜传媒
浏览量:109

2014年,江铜引进全面预算管理。德兴铜矿成为公司首批试点单位。

三年走来,在没有现成经验可寻的情况下,德铜“摸着石头过河”,逐步探索出一套符合矿山特点的工作方法。

目前,德铜已实现全面预算管理“全覆盖”、年度预算无缺口分解、生产经营活动实时监控、班组个人即时考核……

在全面预算管理“指挥棒”作用下,德铜各项工作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。

“量”的集合,打牢平台桩基

德兴铜矿体量大、部门多、人员结构复杂,如何保证“数据”的有效性、准确性和及时性,实现数据的大融合,成为关键环节。

为此,德铜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“一把手”工程,以该矿财务部门为主导,多家试点单位协同推进,对近年来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,并对历史最好值、行业标杆值进行比对分析,将涵盖生产、经营、销售、采购等各环节各工序的指标数据录入预算信息平台。

“全面预算管理不光是我们财务部门的事,随着平台的深入推进,实现了资源共享,一个数据的变化有可能涉及到多部门和单位,这是一个整体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” 德铜财务管理部副部长刘丽芳表示。

精尾厂是德铜全面预算管理的试点单位之一。在全面预算管理试点初期,水一工段的核算员郑琳琳要对前三年的数据进行录入。在她的键盘敲击下,该工段的责任层次以及不同流程业务的编制,陆续完成。

郑琳琳说,成千上万个数据中,哪怕只错了一个小小的格式,都会对整个数据链产生影响,容不得有半点马虎。

每一个数据准确无误,每一道环节无缝衔接,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。目前,德铜11家生产单位,1500多个机台的数据指标全部融入全面预算管理平台,两级机关部室费用也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中,一张全面预算网络控制体系已基本建成。

“质”的变化,抓住预算核心

信息平台实现了各种数据的大融合,能够快速整合优势资源,更加体现了管理上的系统性、全局性。全面预算管理带动各项工作产生了“质”的改变。

预算执行的效果,用数据说话。在大山厂机修工段,工作人员结合全面预算管理,对成本算了一笔细账:“回水泵站采取‘错峰开停泵’,每月可减少峰值用电5400千瓦/时。”

这个精准数值,是该厂运用全面预算管理得出的一个答案。在抓好成本大头的同时,该厂不忘算好成本细账,实现数据可追踪,责任落实到人。

采矿场是全矿生产的头道工序。在该场汽运一工段,成本分解落实到每个驾驶员,甚至是电动轮的每条轮胎上。

“一台电动轮有六条胎,前胎后胎、外侧内侧轮胎的磨损程度都不一样,对不同的轮胎我们制定了不同的考核标准,责任到人。”汽运一工段段长刘文生介绍说。

标准的细化,带来了驾驶员操作更加规范的效果。“保胎”、“护胎”成为了他们的一种习惯。为保障路面完好,养防工段加大了路面的养护力度,为电动轮的平稳运行创造条件。2017年,电动轮轮胎使用寿命(37胎)创近三年同期最好水平。

黄健是德铜计划部的计划员,全面预算管理平台上线后产生的变化,让他深有感触。“各单位实时更新各种数据,对编制全矿的预算计划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依据。”

全面预算管理带来的变化,不仅仅局限于控制成本支出和资金规划,在量化资源、优化配置,抓住“预算”核心,尽量将资源向最能给企业带来价值的业务单元和管理环节倾斜,从而获得效益最大化,也是德铜全面预算管理的应有之义。

“刚”的约束,考核到最小单元

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“全员、全过程、全方位”的系统工程,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。这也决定了预算管理必须在全矿各层级、各环节、各方面全面参与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完成。

考评与奖惩,是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深入推进的“生命线”。

严格考评不仅是为了将预算指标值与预算的实际执行结果进行比较,肯定成绩,找出问题,分析原因,持续改进以后的工作,也是为了对员工实施公正的奖惩,调动员工的积极性,激励员工共同努力,确保生产目标的最终实现。

德铜按业务分级归口管理的原则,加大了班组、机台的考核力度,工段每月把预算执行和考核情况进行张榜通报,实现班组、机台到每个人都有责任落实。

“现在我们工段员工的奖金一般分三块:日绩效、奖金系数以及班组指标完成情况,综合考评就是每个人每月拿的奖金。”大山厂钳工班班长杨银河告诉记者。

所谓“日绩效”,就是每天打分,按出勤率每个人都有一个基础分,除此之外,排了班、干了活才能加分。另外,班组对工段的贡献大小还有单项考核。

不仅如此,2017年,泗洲厂党委把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稽核项目,通过全过程参与、监督和指导,科学统筹,协调推进,确保责任、措施、数据等全面落地,使生产经营信息平台的“大数据”更好地服务生产,有力促进了管理的全面“再升级”。

在该厂二期磨浮工段,备件和辅材预算落实到机台实现了97%以上的目标,比矿里要求的90%高出了七个百分点。

目前,德铜各单位在线即时考核方案都已出台,系统需求初步解决方案也已完成,为在线即时考核落地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。同时,为尽早实现这一目标,各单位线下考核奖励及激励已同步进行。

“智”的引入,打造管控升级版

全面预算的落地工作不断加速推进。大数据、个性化也成为推动平台智能化,为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更科学服务的新亮点。

登陆全面预算管理平台,打开一张年度成本报表,会出现一些标着不同色块的数据,其中红色一块惹人注目。

德铜财务人员介绍说:“这是平台设置的预警系统,差异对比,根据成本超支情况会出现不同色块的数字,很直观,时刻提醒成本问题出现在哪里,这是为了更好发挥平台作用,特别设置的。”

各单位结合各自特点,延伸出不同的管理模式,全面预算管理不断优化完善,显现出巨大作用。

新技术厂的产品直接对接市场,在全面预算管理当中,除厂级、工段、班组以外,该厂还增加了产品层级,对钼精矿、钼酸铵、铼酸铵等产品的销售、利润情况进行录入,为核算产品的成本和收入提供便利。

运输部是生产服务单位,各种车辆分布在不同的作业点,该部增加数据采集系统,与各单位的数据进行对接,为科学调度车辆,分析车辆运行成本提供了第一手依据。

……

“一个软件不可能满足所有单位的需求。全面预算管理的延展性很大,对特殊业务进行特殊配置。让预算管理在矿山各项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。” 德铜财务管理部部长余文杰表示。

与全面预算管理几乎同步推进的,还有“对标一流”这一有效抓手。德铜把对标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有机结合,在实践探索中寻找两者的契合点。

以“指标”为切入,结合近几年生产、设备、成本消耗等情况,在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中加入矿石贫化率、选铜回收率、选矿电单耗等对标管理元素。

专业技术人员紧扣这些指标与成本、效益、效率的对应关系,充分利用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平台的对比分析、预警功能,对实际执行数据与预算指标相差±10%及以上的关键性指标进行重点分析,找出原因,制定针对性措施,使生产经营全过程动态受控。

“如何从庞大的数据中,挖掘价值,使之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,是全面预算管理未来的落脚点,德铜也正朝着这一目标发力。” 德铜总会计师万木根认为,大数据时代下,全面预算管理“指挥棒”作用愈加凸显。

……

“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。”德铜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全面预算管理平台,正发挥出系统化、战略化、人本化的优势,朝着资源合理配置、作业高度协同、战略有效贯彻、经营持续改善的目标迈进,为建成世界一流铜矿山提供了强有力的管理支撑。